谈到“基金和黄金哪个更好”,这问题问得其实有点笼统,就像问“车和房子哪个更保值”一样,得看具体情况。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背后藏着大家对资产配置最朴素也最实际的考量:都想让钱生钱,同时还得稳当点。但很多人一上来就纠结于“哪一个绝对更好”,这就有点钻牛角尖了,反而容易错过真正适合自己的路子。
“更好”这个词,得拆解开来看。如果是为了追求短期内的爆发式增长,那或许某些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或者在特定事件驱动下的黄金,能给你惊喜。但如果说的是长期来看,哪一个更稳健,更能抵御通胀,或者在资产组合里扮演更核心的“压舱石”角色,那答案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在我多年接触到的客户和自己的实践里,大家最常遇到的误区就是把基金和黄金看作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极端。实际上,它们很多时候是在帮你构建一个更全面的投资拼图,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比如,一个分散化的投资组合,既包含有增长潜力的股票基金,也配置一部分黄金作为避险工具,这样在市场波动时,你心里会更有底。
我记得刚入行那会儿,很多人觉得黄金就是“死钱”,放着占地方,不如拿去买基金博取高收益。但经历了几次大的市场回调,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以及近几年的地缘政治风险升温,黄金的避险属性就显现出来了。很多原本只买股票基金的客户,后来也开始考虑配置一部分黄金,哪怕比例不高,也能起到对冲风险的作用。
先说说基金。基金的优点大家都很熟悉:门槛低、种类多、有专业管理人。但这里面也有讲究。不是所有基金都一样。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甚至还有QDII基金,境外市场也有很多优秀的基金。每一个类型,每一个细分领域,风险收益特征都差别很大。你不能拿着一个投资于新兴市场科技股的基金,去跟投资于国债的基金比谁“更好”,这是在风马牛不相及地比较。
实际操作中,我更倾向于和客户一起梳理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流动性需求。比如,年轻人风险承受能力强,想快速积累财富,那配置高比例的股票型基金,尤其是指数基金,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临近退休的客户,则可能更侧重于稳健增值的混合基金或债券基金,或者少量配置高股息的股票基金。
我也见过不少客户,一上来就冲着“名字好听”或者“最近涨得猛”的基金去。这种做法风险很高。我通常会提醒他们,要看基金的历史业绩,但更要看基金经理的风格是否稳定,投资理念是否清晰,以及基金的持仓和费率。比如,一些主动管理型基金,虽然费率高点,但如果能长期跑赢指数,并且风格稳定,那也是值得考虑的。但很多时候,选择宽基指数基金,尤其是低费率的ETF,反而更省心,风险也更容易控制。
再看黄金。黄金的属性比较单一,主要就是避险和价值储存。它不像股票或基金那样有内在的现金流或盈利预期,它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市场对它的共识,以及在经济不确定时,它能提供的一种安全感。在通胀高企、货币贬值预期强烈的时期,黄金往往能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我接触过一些对冲通胀的客户,他们会把一部分资产配置在黄金ETF或者一些实物黄金上。虽然黄金本身不产生收益,但它可以有效地保护你整体资产的buy力不被侵蚀。而且,黄金的波动性虽然有,但相比于某些周期性极强的股票,它的联动性不那么强,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人在市场恐慌的时候会涌向黄金,但一旦市场回暖,他们又会迅速抛售黄金,去追逐股票的涨幅。这种“追涨杀跌”的行为,恰恰错失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真正意义。真正的资产配置,是在市场相对平静的时候,就考虑好黄金在你投资组合中的比例,而不是等到危机爆发时再去追高买入。
那么,回到“哪个更好”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它们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一个好的投资组合,应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在基金和黄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举个例子,假设你有一笔资金,想为未来买房做准备,但又担心这几年通胀厉害,钱放在银行会贬值。你可以考虑一部分配置在波动性较低的债券基金或者稳健型的混合基金,另一部分则配置在黄金ETF。这样,一方面通过基金争取一定的收益,另一方面通过黄金对冲通胀和潜在的市场风险。如果市场大幅下跌,黄金的保值属性可能会让你损失相对较小;如果市场上涨,基金也能贡献一部分收益。
我曾帮助一位客户做过一个调整。他之前所有的资金都投入了股票基金,但在2022年初,市场波动加剧,他感到非常焦虑。我建议他将约10%的资金转移到黄金ETF中。虽然这个比例不高,但在随后的市场回调中,这部分黄金的稳定表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投资组合的整体下跌幅度,也让他能够更冷静地应对后续的市场波动。
所以,与其纠结基金和黄金哪个“更好”,不如思考如何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适合你个人情况的、能够穿越牛熊的资产配置方案。这需要你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也需要对市场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更需要一个好的规划和持续的观察。别想着一夜暴富,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远。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