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什么会出油?” 这个问题,听起来好像有点奇怪。新鲜的苹果,怎么会跟“出油”扯上关系?其实,在我们接触到一些跟苹果相关的实际操作,比如做苹果酱、苹果酒,或者甚至是给它们做一些后期处理的时候,确实会遇到“出油”的现象。这可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也不是什么产品质量问题,更多时候,是我们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对苹果的某些特性了解不够深入,或是操作上的一些小细节没注意到的结果。
首先得搞清楚,苹果里这所谓的“油”,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一听“油”,就想到那种烹饪用的植物油,或者汽车的机油,其实苹果里的“油”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如果我们把苹果切开,尤其是一些储存时间比较久的苹果,或者在特定环境下储存过的,你会发现果肉中心那一块,靠近果核的部分,有时候会显得有点“亮晶晶”的,甚至摸上去会有点滑腻感。那些,就是苹果自身分泌的一些脂类物质,主要是果蜡和一些脂肪酸。这玩意儿,是苹果自身的保护层,也是它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你可以想象一下,苹果在生长过程中,表皮有一层天然的蜡质,这层蜡可以帮助它锁住水分,防止果实脱水,同时也能抵御一些病虫害的侵袭。而果肉内部,尤其是接近果核的地方,因为细胞结构和代谢过程的差异,也会积累一些脂类物质。这些物质本身是无害的,甚至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是“天然营养”的一部分,只是它们在某些条件下,会更容易显现出来,让我们感觉像“出油”了一样。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做一批苹果酵素,选的都是一些看起来非常漂亮的红富士,当时也没多想,直接洗了就切块放进发酵罐。结果过几天,就发现罐底沉淀了一层浑浊的液体,上面还漂着一些泛着油光的颗粒。当时我们几个都傻眼了,以为是哪批苹果坏了,或者发酵过程出了什么问题。后来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前辈,才知道,这是苹果果肉里本身的脂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经过微生物的作用,或者只是单纯的细胞破裂释放出来的,然后跟发酵液混合了,看起来就像“出油”了。
这“出油”现象,并不是所有苹果都一样,也不是随时都发生。我发现,有几个情况特别容易出现:
第一,苹果的品种。有些品种的苹果,天生脂类物质就比较丰富。比如,像蛇果(Red Delicious),那种表皮又红又亮,口感又脆的,它的果肉就容易在储存后,或者在加工过程中,显得有点“油腻”。相对来说,一些酸度比较高,水分也比较足的苹果,比如某些品种的青苹果,反而不太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第二,储存条件。这很重要。如果苹果长时间存放在比较温暖、湿度不大的地方,它自身为了保持水分,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内部的代谢过程也可能加速。再加上一些机械损伤,比如磕碰,都会导致果肉细胞膜破损,里面的脂类物质就更容易释放出来。反之,如果苹果储存在冷库里,温度低,水分流失慢,它的代谢就比较缓慢,这种“出油”的现象就没那么明显。
第三,加工方式。你用什么方式处理苹果,对“出油”影响也很大。如果只是简单地切块,然后稍微放一下,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如果用榨汁机高速搅拌,或者用搅拌机打成泥,大量地破坏了苹果的细胞结构,那些脂类物质就会一股脑地跑出来,混合在果汁或果泥里。特别是如果你在加工过程中,稍微加热一下,比如做苹果酱,温度升高也会加速脂类物质的析出。
既然知道了原因,解决起来就相对容易了。对于我们来说,如果遇到“出油”现象,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措施:
如果是在做苹果汁或者苹果泥,我们可能会在榨汁或搅拌之前,先把苹果在低温下储存一段时间,让它的代谢稍微沉淀一下。有时候,我们也会选择一些相对“干爽”的品种。最直接的办法,如果对最终产品的口感要求不高,但又想避免那种油腻感,可以尝试在加工前,稍微冲洗一下苹果,然后用厨房纸吸干水分,再进行后续操作。但这招效果有限,毕竟是苹果自身的物质。
对于发酵产品,比如刚才说的苹果酵素,我们反而不太担心那点“油”。因为在发酵过程中,这些脂类物质也会被一部分微生物利用,或者转化成其他成分。关键在于控制发酵环境,避免杂菌污染。有时候,我们还会故意选择一些熟透了、但还没坏的苹果,它们内部的糖分和脂类物质可能更丰富,发酵出来的风味反而更好。
还有一个小技巧,我们有次做苹果派的内馅,发现苹果片在烘烤前会有点出水,感觉像是“出油”。当时我们是把苹果片铺在烤盘上,稍微撒了一点点玉米淀粉,然后淋上柠檬汁。玉米淀粉吸水吸油的效果不错,而且柠檬汁除了可以防止苹果氧化变色,也能稍微抑制脂类物质的析出。虽然不是根本解决,但确实能改善不少。
讲到这个“出油”,其实也让我想起一些其他水果的处理。比如,草莓,在储存过程中,如果表面有破损,也容易出现那种黏黏的,看起来像“出水”或者“出油”的状况,那也是果肉细胞破损,水分和内部物质释放出来的表现。还有些桃子,特别是品种比较好的,储存久了,靠近果核的地方,也会出现一层明显的“油膜”。这都说明,水果的内部化学成分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是我们在处理它们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当然,我们也要区分一下,有些所谓的“出油”,可能是因为苹果本身表皮打蜡了。市面上很多苹果,为了好看和延长保质期,会打上一层食用级的果蜡。这种蜡,触摸起来确实是油油的,洗的时候也洗不掉。但这跟果肉内部的“出油”是两回事。那种表皮的蜡,如果担心,可以用温水搓洗,或者削皮来处理。但果肉里的“油”,那是苹果自身的构成,是自然现象。
所以,下次你再碰到苹果“出油”的情况,别太紧张,想想它的品种、储存条件,还有你当时是怎么处理的。这其实也是个了解水果自然属性的小窗口,挺有意思的。从我的经验来看,只要不是腐烂变质,果肉内部的这种“油润感”,多半是正常的,甚至是你选择的苹果品种本身就带有这样的特质。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