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上海公积金贷款,大家最关心的无非就是“能贷多少钱”、“利率低不低”,但其实,“能贷多少年”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背后牵扯的门道可不少,很多人在这上面都容易犯迷糊,以为就一个固定年限,其实不然。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上海公积金贷款,最长的年限通常是30年。但你要问我“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贷30年?”,我得说,这真不一定。贷款年限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去看,不能一概而论。它不是死的,而是跟借款人的年龄、还款能力、以及房屋本身的年限都有关系。
你想啊,贷款是银行(或者说公积金管理中心)把钱借给你,然后你按期还,银行得保证自己能收回本金和利息。所以,他们肯定得算你的年龄。一般来说,贷款到期的时候,你不能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太多,否则这中间的风险就不好控制了。所以,贷款年限加上你的贷款时年龄,得算个大概数。比如,你现在45岁,想贷30年,那到期你就75了,这个年限可能就有点够呛了。通常,贷款到期年龄会控制在65岁到70岁之间,具体每个银行的政策会略有差异,但这是个普遍的经验判断。
再者,你房子本身的年限也很重要。虽然公积金贷款主要看人,但如果房子已经很老了,比如房龄本身就超过了30年,那银行再给你贷30年,这个风险就有点大了。毕竟,房子是抵押物,如果它很快就面临拆迁或者变成危房,这笔贷款的安全性就大大降低了。所以,很多时候,即便你人年轻,也可能因为房龄的问题,贷款年限会被限制。
很多人问我贷款年限,其实内心深处是在纠结月供。贷的时间长,月供就低,压力小;贷的时间短,月供高,但总利息会少很多。所以,年限的选择,本质上是对“现在还款压力”和“未来总利息支出”的一种权衡。
我遇到过不少客户,年轻气盛,觉得我能力强,月供多点没关系,就选择了20年或者25年。这在早期可以大大减轻他们近期购房的经济负担。但也有一些客户,尤其是有家庭负担,或者希望近期能有更多可支配资金用于其他投资的,就会倾向于拉长贷款年限。他们愿意多付一点利息,来换取一个相对宽松的月供。
有时候,我们会跟客户沟通,如果他们的还款能力允许,我通常会建议他们选择一个相对更短的年限,比如20年或者25年。这样一来,既能控制总的利息支出,二来,万一将来手头宽裕了,还可以提前还款,这样更灵活。完全拉到30年,虽然月供最低,但如果将来资金充裕,又不想提前还,那这部分利息就有点“冤枉”了。
在上海做公积金贷款的这些年,我见过各种各样的申请情况。有些客户,条件非常好,年龄、收入、信用记录都很完美,房龄也新,他们自然可以拿到最长的30年。但也有一些客户,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比如贷款时年龄偏大,或者想买的房子房龄稍长,他们的贷款年限就会被压缩。
比如,我曾经有个客户,48岁,想买一套总价300万的房子,纯公积金贷款。按照当时(大概是几年前)的政策,贷款到期年龄一般不允许超过65岁,那么他最多也就贷17年。虽然他每月收入很高,还款能力没问题,但硬生生被这个年龄卡住了。后来他考虑了组合贷,一部分用公积金,一部分用商业贷款,这样操作空间就大一些。
另外,有时候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客户觉得自己的还款能力很强,想着贷款时间长一点,月供低一点,但这样一来,贷款总额就会提高。而公积金贷款总额又是有上限的,如果按了最长年限,算出来的贷款额度可能已经接近上限了,那可能就达不到他想要的那个总价了。这种情况下,年限就反过来影响了贷款额度,是个相互制约的关系。
还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关于提前还款。很多人会问,“我贷了30年,一年后想提前还一部分,是不是可以把年限缩短?”答案是肯定的。很多公积金贷款产品允许在还款一定期限后(通常是满一年),进行提前还款,并且可以选择缩短贷款年限。这样做的好处是,你的月供保持不变,但总的还款期数就少了,这样也能节省不少利息。
但这里面也有个门道。我建议,如果选择缩短年限,一定要跟银行确认好,新的还款计划是多少,有没有额外的手续费,以及后续是否还会影响到你的征信记录(虽然一般不会,但确认一下总是好的)。因为年限缩短了,每期还款的本金比例会提高,虽然总月供不变,但从现金流角度来说,你是在加速还款。
最后,也得说一句,公积金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能贷多少年”这个大的框架(比如最长30年)不太会轻易动,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为了刺激房地产市场或者控制风险,银行可能会在贷款到期年龄、或者特定房龄房产的贷款年限上做一些微调。所以,每次申请的时候,最好还是以最新的guanfang公告和银行的实际审批为准。
总的来说,上海公积金贷款能贷多少年,是一个综合考量的问题,它和你个人的年龄、还款能力、房产状况都有直接关系。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就能贷30年,最好提前了解清楚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贷款经办机构多沟通,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顺利拿到最适合自己的贷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