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基金要长期持有?聊聊那些我们踩过的坑和悟出的道理

期货在线 (8) 2天前

为什么基金要长期持有?聊聊那些我们踩过的坑和悟出的道理_https://www.fsyjjx.cn_期货在线_第1张

“为什么基金要长期?”这问题吧,我总觉得很多人问,但真理解透彻的,可能还真没那么多。多数时候,大家是被“长期持有”这几个字给绑架了,觉得是个万能的金科玉律。但你知道吗,我刚入行那会儿,也是这么想的,结果… 别提了,后面有得说。

时间的朋友:复利的魔法与市场波动

基金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把一大堆钱凑到一起,交给专业人士去打理,去买各种股票、债券什么的。你想啊,钱自己能生钱,这本来就是个很有意思的事。但你想让这“生钱”的过程真正显现出威力,时间是个关键。你想想看,一个刚开始看起来很小的收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累积下来,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你想象不到的数字。这就是复利的魅力,它不是一夜暴富,而是润物细无声地让你财富增值。

当然,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你得熬得住。市场哪有一直涨的道理?肯定有起有落。有时候,你投的基金可能因为行业原因,或者宏观经济的波动,短期内跌个百分之十几,甚至二十都可能。这时候,如果你忍不住,一看跌了就赎回,那复利的魔法就彻底失效了。你不但没享受到市场的增长,反而可能因为恐慌性卖出,在低点割肉了。

我们刚开始做基金销售的时候,遇过特别多这样的客户。客户一看净值跌了,tel就打过来了,语气那叫一个焦急。“哎呀,这基金怎么跌这么多啊?是不是有问题啊?” 我那时候也年轻,也替他们着急,但说了半天“市场正常波动,长期来看会涨回来”,客户也听不进去。最后,这批客户,绝大多数最后都亏损离场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 为什么基金要长期 ,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复利,更是心理上的“定力”。

风险分散的真谛: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基金的另一个核心价值,就是分散风险。你看,一个基金经理,他手里有几十只、上百只股票或者债券。即使其中一两只股票不行了,对整个基金净值的影响也相对有限。这不像你自己炒股,一旦踩雷,可能就是全仓亏损。所以,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来说,长期持有基金,本身就是降低单一资产风险的一种方式。

但有时候,我也觉得,这“分散”二字,也有讲究。不是说你买个十来只基金,就叫分散了。如果你买的十来只基金,都是投的同一个行业,比如都是新能源,那这跟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啥区别?我们之前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客户说自己买了五六个基金,都很分散。结果一聊,发现都是属于周期性行业的,今年这个涨,明年那个跌,整体波动其实挺大的。这种“分散”,有点形式主义了。

真正的风险分散,是把资金投向不同资产类别、不同风格、不同市场的标的。比如,你可以有股票基金,也有债券基金;有国内的,也有海外的;有价值风格的,也有成长风格的。这样,当某个领域不好的时候,别的领域可能还在涨,或者至少跌得没那么厉害。而要让这种分散的效果真正显现出来,就需要时间去沉淀,去消化不同市场的周期。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为什么基金要长期,也跟能否让风险分散的效果zuida化有关。

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

我们买基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相信基金经理的能力。我们希望他们能比我们自己更懂市场,能选出好的股票,跑赢市场平均水平。但你想啊,一个基金经理,他得看那么多公司,分析那么多数据,还要预测宏观经济,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他们也需要时间去验证自己的投资逻辑,去等待那些被低估的优质公司重新价值回归。

我记得有个基金经理,我跟他聊过,他当时管理的基金,有一只重仓股,公司基本面很好,但就是不涨,反而还在跌。他跟我说,他研究了这家公司很多年,觉得它一定有潜力,只是市场还没发现。他就这么一直拿着,也给客户解释,说这是“战略性持有”。一年多之后,那家公司突然被一个大公司收购了,价格远高于当时的市价。这一下子,就让基金的净值涨了不少。如果当时客户因为短期的下跌就赎回了,那就错过了这一波。

有时候,基金经理的“看走眼”也是难免的。他们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买了一只表现不佳的股票,或者对某个行业判断失误。这时候,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有机会去纠正错误,比如卖掉表现差的股票,换到更好的标的。但如果你因为短期的净值回撤就赎回,那基金经理还没来得及调整,你就已经退出了。所以, 为什么基金要长期 ,也是在给你自己一个机会,让基金经理有机会发挥他的专业能力,甚至是在犯错后能够纠错。

应对市场“噪音”:保持理性,屏蔽干扰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尤其是金融市场,每天都有海量的新闻、分析、评论。这些信息,我们称之为“噪音”。很多时候,这些噪音会放大市场的波动,制造恐慌,或者过度吹捧某些概念。如果你整天盯着这些信息,很容易就会被带偏,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我遇到过一个客户,本来买了咱们的某只价值型基金,长期持有,业绩一直挺稳健的。结果有一天,他看到网上有人说,价值投资已经过时了,现在是成长股的天下,他赶紧就赎回了,跑去追那些概念股。结果可想而知,概念股炒作一番后,泡沫破裂,他损失惨重。而他之前持有的那只价值基金,反而因为市场风格切换,业绩又回升了。这就是被“噪音”干扰的典型例子。

“长期持有”之所以重要,也在于它能帮助我们过滤掉这些短期噪音。当你有了长期的投资目标,比如孩子的教育基金、自己的养老金,你就会更关注那些真正影响公司长期价值的因素,而不是每天市场那点涨跌幅。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如果你只是看脚下的几步路,你很容易就被石头绊倒。但如果你抬头看远方的目标,你就会绕开那些障碍,稳步前进。所以, 为什么基金要长期 ,也是在帮你建立一种更成熟、更理性的投资心态。

投资的“成本”:交易费用与时间的机会成本

我们都知道,买卖基金是要收取费用的,比如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等等。如果你频繁地买卖基金,这些交易费用加起来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一些短线操作,每次都要支付费用,长期下来,这会侵蚀掉你很大一部分的投资收益。我见过一些客户,就喜欢“ T+0 ”操作,今天买明天卖,感觉自己抓住了市场脉搏,结果算算账,发现光是手续费就已经把利润抵消大半了。

除了直接的交易成本,还有一种“时间的机会成本”。你花在频繁研究、判断、操作上的时间,本来可以用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比如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陪伴家人、享受生活。如果你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短期交易上,那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为什么基金要长期 ,也是在提醒我们,投资应该是一种相对省心省力的过程,而不是一种让你焦虑、消耗你精力的“副业”。

我们公司一直倡导的是“长期投资,价值增长”。我们希望客户买基金,是带着一个长期的规划来的,而不是抱着“炒短线”的心态。所以,当你把资金交给基金公司,交给基金经理,你就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发挥。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长期持有,那所谓的“专业打理”也就失去了意义。有时候,客户会问我们,“我这基金都拿了一年了,怎么还没大涨啊?” 我总是会回答,“市场有市场的节奏,基金经理有他的策略。只要基本面没变,相信时间的力量。” 这句话,我自己也经常用来提醒自己。

写在最后:耐心是投资最好的“伴侣”

总而言之,为什么基金要长期持有,无非就是想让复利的威力zuida化,让风险分散的效果显现,给基金经理发挥专业能力的时间,同时帮助我们屏蔽市场噪音,并降低不必要的交易成本。这过程需要耐心,需要信任,更需要对市场规律的理解。

当然,这也不是说让你把钱扔进基金里就什么都不管了。适当地审视和调整资产配置是必要的,但这种调整,应该基于你人生规划的变化,或者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出现根本性改变,而不是因为短期市场波动而随波逐流。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相信时间一定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