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口回补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好像就是字面意思,市场价格出现了一个跳空缺口,然后价格会回到这个缺口位置。但实际操作中,这事儿远比想象的要复杂,而且很多人对它有着刻板的认知,甚至把它当成了一种万能的交易信号,这其实挺误导人的。
说实话,刚入行那会儿,我也觉得缺口回补就是个技术指标,画条线,等价格碰到了就行。但随着做的项目多了,尤其是接触到一些大宗商品期货,比如原油、铜,还有一些波动性极大的股票,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一个缺口,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很多信息,不光是技术上的,还有基本面、情绪面,甚至是一些突发事件。所以,如果只是机械地看缺口,很容易掉坑里。
比如,技术分析里常说“向上跳空缺口(Gap Up)”是看涨信号,需要回补;“向下跳空缺口(Gap Down)”是看跌信号,也需要回补。这个逻辑听起来没毛病,但实际操作中,你会发现很多缺口根本就不回补,或者回补后继续朝原来的方向去了。我就见过好几次,一个非常大的向上跳空,按说应该回补,结果那天开盘直接涨停,后续几天也是持续上涨,那个缺口就成了一个技术上的“抵抗区域”,根本没给回补的机会。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得区分不同类型的缺口。有些缺口,比如“突破缺口”(Breakaway Gap),它预示着趋势的开始,往往就不会轻易回补。还有“衰竭缺口”(Exhaustion Gap),出现在趋势末期,本身就是能量耗尽的表现,回补是必然的,而且回补后往往会迎来趋势的反转。当然,还有最常见的“普通缺口”(Common Gap),这种往往发生在消息真空期,或者一些小的基本面变动,回补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即便是普通缺口,也要结合当时的整体市场环境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缺口之所以会产生,根本原因在于交易时间的错位。当一个交易时段结束时,收盘价是A,而下一个交易时段开始时,开盘价是B,如果B远高于或远低于A,就形成了缺口。这种“远高于或远低于”的背后,通常是市场在收盘后到开盘前,发生了重大的信息或情绪变化。这些变化,比如突发的政策利好、重大的公司公告、地缘政治事件、甚至是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都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发生剧烈调整。
而“回补”的逻辑,其实是市场的一种“纠错”机制。当一个缺口出现时,意味着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或者之前的市场情绪,与当前的市场情绪出现了严重脱节。价格需要回到之前那个“被遗忘”的价格区间,来重新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者说,让前一个交易日没有参与进来的交易者,有机会在更合理的价格上介入。从这个角度看,缺口回补可以理解为市场在消化新信息、重新定价的过程。
但问题是,这个“纠错”过程有多快?回补到什么程度?这些都不是固定的。有时候,价格可能只回补了缺口的一半就掉头了,有时候可能直接填满了整个缺口,甚至突破了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所以,如果仅仅是等待价格回补,而不去分析缺口产生的原因以及回补过程中的市场力量对比,就很容易错过机会,或者被套牢。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盯住的一个期权品种,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向上跳空缺口。当时市面上很多观点都说要回补,我们团队里也有人觉得可以进场做空。但我们仔细研究了那个缺口的背景,发现是由于一个重大利好消息,而且当时技术指标显示,市场处于一个非常强的上升趋势中。我们就判断,这个缺口很可能不会回补,至少短期内不会。于是,我们选择了一个不同的策略,比如在缺口上方找机会做多,而不是逆势做空去等回补。结果,那个缺口确实没有回补,反而成为了一个强劲的支撑位,我们顺势操作,反而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这里面有个关键点,就是“时间周期”。很多技术分析理论,尤其是关于缺口回补的,很多都是基于日线图或者周线图。但如果我们在更短的时间周期,比如小时图或者分钟图上观察,可能会发现一些不同的信号。一个在日线图上看起来很明确的缺口,在小时图上可能已经被多次尝试回补,但每次都被强大的买盘或者卖盘推了回去。这说明,尽管在大的时间周期上存在回补的“可能性”,但在小的周期上,市场已经通过其他方式消化了这个信息。
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是“成交量”。一个缺口如果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那说明这次跳空是有足够的力量支撑的,回补的可能性会相对降低,或者回补的过程会非常曲折。反之,如果一个缺口是在非常低的成交量下出现的,那么它可能更容易被快速填补。在实际交易中,我们会把缺口和成交量、以及其他一些技术指标,比如均线、MACD等结合起来分析,形成一个综合判断。
经历了这么多,我发现,如果你想把“缺口回补”当作一个有效的交易策略,那么你需要关注那些“信号更明确”的缺口。比如,在一个已经形成的震荡区间内,突然出现了一个跳空,这个跳空很可能就是为了测试区间的支撑或阻力,一旦失败,就很容易回补。又比如,一些新闻事件或者公告,本身影响有限,但是却导致了市场情绪的过度反应,从而形成了缺口,这种情况下,价格回补的可能性也比较高。
另外,对于一些长期的、积累下来的缺口,例如在某个熊市的底部,出现了一个向上跳空,随后价格一路攀升,但后来又回调到这个缺口附近,这通常是趋势确立过程中的一个“确认”过程,价格再次回到这里,是提供一个低位介入的机会。这种情况下的回补,往往是建立在新一轮上涨周期的基础上,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修正。
我还见过一种情况,就是所谓“隐藏性缺口”(Hidden Gap),它不是直接的跳空,而是在价格波动过程中,一段时间内的价格都没有触及到之前的某个关键价位,形成了一个“隐形”的空白。这种缺口的回补,往往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微妙变化的时候。但这种识别难度很高,需要非常细腻的市场感觉和对交易逻辑的深刻理解。
总而言之,“缺口回补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字面理解,那很可能在交易中犯错。在我看来,缺口回补更像是一个信号,一个提醒我们市场可能在某个价位存在“交易能量”或者“情绪偏差”。你需要做的,是去分析这个信号背后的原因,结合其他的市场信息,来判断这个信号的可靠性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市场走向。它是一个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但绝不是我们交易的唯一目标。用好了,是锦上添花;用不好,就容易变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