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酒鬼酒到底好在哪儿?值不值得尝试?其实,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但也容易让人陷入一个误区,好像好喝就该是个标准答案,但其实,酒这东西,尤其是白酒,讲究的就是一个“缘分”和“契合”。
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被大家说“好喝”的酒鬼酒,得追溯到大概十几年前了。那时候,白酒市场还是浓香、酱香唱主角,什么“绵甜、醇厚”,大家聊得都是这些。而酒鬼酒,尤其是它的一些经典系列,一股子“馥郁浓香”的味道,第一次入口,我脑子里闪过的词是“奇特”。它不是那种直愣愣的香,也不是那种浓得化不开的酱香,而是带着一种复杂的、层次分明的香气,有点像闻到成熟的果子,又有点闻到烘焙过的谷物,甚至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药香或者花香,总之,就是“不好说”,但又让人忍不住想再闻闻,再尝尝。
这种香气,其实就是酒鬼酒赖以成名的“馥郁香型”。它不是简单地把几种香型堆砌,而是通过独特的酿造工艺,比如“酒鬼赖氏古法”,加上精选的优质高粱、小麦、大米等作为原料,在特定的温湿度环境下发酵,然后经过多年的窖藏,最终形成这种“前浓、中清、后酱”的复合香。这三个阶段的香气变化,在品鉴的时候,就能体会到,入口是浓郁的,吞咽后口腔里是清爽的回味,而到喉咙那里,又会带点酱香的醇厚感。这种变化,不是每款酒都能做到的,也不是随便哪个酒厂能做出来的。
我记得当时接触的一些老酒鬼酒,有时候会觉得它带点“土气”,不是说不好,而是那种朴实无华,甚至有点粗糙的感觉。但你仔细品,那种香气又是那么真实,那么有辨识度。后来,随着酒鬼酒不断地在工艺上精进,尤其是在对“馥郁香”的极致追求上,你会发现,它的“土”变得越来越“精”,越来越有格调。
比如,我在一些酒鬼酒的酿造基地参观过,看到他们对窖池的维护,对发酵的控制,对原酒的勾调,那都是一门学问。不是简单地把酒酿出来就行,而是要通过匠人的经验和对每一批次酒体风格的理解,去“画龙点睛”。那种“勾调”,不是为了掩盖缺陷,而是为了提升和统一酒的风格,让每一瓶酒都能达到理想中的那种复杂而平衡的香气和口感。尤其是一些年份酒,那种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醇厚和细腻,是新酒无法比拟的。
当然,也不是每次喝酒鬼酒都觉得“惊为天人”。我记得有一次,一个朋友拿了一瓶据说是什么“内部品鉴酒”,我当时抱着很大的期待,结果喝下来,感觉香气有点杂乱,酒体也不够协调,甚至有点发冲。事后才了解到,很多时候,市面上流通的酒,其品质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批次、储存条件,甚至包装的仿冒。
但话说回来,当你真正碰到一瓶好的酒鬼酒,比如我曾经有幸品鉴过一些“酒鬼酒·内参”,那种顺滑、悠长、回味无穷的感觉,真的是会让你觉得,之前所有对它的期待,都得到了满足。它的香气不是那种瞬间爆发然后消散的,而是像潮水一样,层层叠叠地涌上来,而且回味持久,你会觉得嘴里一直有那种淡淡的、舒服的香气留存。这种“好喝”,是需要你去静下心来,慢慢体会,才能感受到的。
所以,要说酒鬼酒为什么“好喝”,我想,那是一种复合的满足感。首先是它独特且耐人寻味的“馥郁香”风格,这在白酒界是独树一帜的。其次是其背后精益求精的酿造工艺和对品质的坚持,让你喝到的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匠人的心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它在你特定时刻,恰好契合了你的口味和心境。
我常常觉得,白酒的好坏,有时候也跟喝的人当时的心情、场合、以及搭配的食物有关。酒鬼酒的香,有时候很适合在朋友小聚,大家边吃边聊的时候,那种若有若无的香气,不会过于张扬,反而能增添一些雅致。有时候,在一个人独酌的时候,细细品味它的层次感,又能带来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现在,酒鬼酒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比如他们一些主打年轻消费群体的产品,在包装和口味上都做了一些调整,但核心的“馥郁香”的精髓,我倒觉得他们一直在努力保留和传承。这种平衡,做得好不好,市场自然会有反馈。
总的来说,如果你想尝试一些不同于传统浓香和酱香的白酒,对口味有更高的追求,并且愿意花一点时间去体会,那么酒鬼酒绝对是值得你关注和尝试的。它不会像一些酒那样,上来就给你一个“炸弹”,而是会让你在细品慢咽中,逐渐发现它的魅力所在。这大概就是我为什么觉得,很多时候,酒鬼酒是“好喝”的吧。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