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问,‘哪个部门有档案股’。问的人多了,我总觉得这里头可能有点误会,或者说,大家对档案管理这块的认知,还是停留在过去那种“一个股室管所有”的老模式里。实际上,现在情况复杂多了,不是一句话就能盖死的。
说起档案股,我刚入行那会儿,感觉就是个“管纸头”的地方。但凡是文件、报告、合同、批文,归档了都得往那里送。它往往隶属于某个综合性管理部门,比如办公室、秘书科,甚至是人事部门。那时候,电子化程度不高,纸质档案的体量巨大,管理起来也纯粹靠人工。档案股的责任就是收、管、借、查,确保文件不丢失,需要的时候能找得到。当然,还有些文件,比如涉及国家秘密的,或者特别重要的,可能还有单独的保密档案室,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些年,电子档案的管理越来越普及。以前那种大堆大堆的纸质文件,现在很多都转化成了电子版。这一下就带来了几个变化。首先,传统的“档案股”的职能边界开始模糊。很多部门内部,比如业务部门自己,也开始建立起自己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其次,文件的生命周期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从生成、使用、传输、存储,到最终的归档或销毁,都需要精细化操作。所以,‘哪个部门有档案股’这个问题,得看这个机构的文件管理是怎么设置的。
而且,我见过一些单位,为了适应新形势,已经取消了独立的“档案股”,取而代之的是“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电子政务办”或者“档案信息中心”等名称。这些新部门承担的职能更广,不仅管传统的纸质档案,更侧重于电子档案的系统建设、数据安全、信息共享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所以,如果你问的是一个老国企或者事业单位,可能还会有传统的档案股;但如果是新成立的、或者进行了机构改革的单位,就可能改头换面了,甚至档案管理职能分散在不同的部门。
我之前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过,当时公司层面的档案管理,是由一个叫做“档案信息部”的部门来负责。这个部门下面,设有专门的纸质档案室,也有负责电子档案系统运维的同事。他们负责接收公司各部门移交的纸质和电子档案,进行统一的分类、著录、整理和存储。日常的查阅、利用,也主要通过他们来协调。这种模式,我感觉是比较现代化的,也便于公司整体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利用。
但也有一些情况,比如说,一些特别专业性的档案,比如工程档案、技术档案、财务档案等,可能会由相关的业务部门自己进行初步的管理和归档。虽然最终可能会有统一的移交要求,但在文件产生的初期,管理是分散的。这就导致,当你问‘哪个部门有档案股’的时候,答案可能不是一个单一部门,而是“看具体是什么档案”。如果是一般性文件,可能找办公室;如果是技术图纸,可能得找工程技术部门。
还有个比较纠结的点,就是关于“国有资产管理”和“档案管理”的边界。有些单位,特别是涉及国有资产的,他们的资产档案,可能就归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去了,而不是传统的档案部门。虽然都是记录和凭证,但侧重点不同,管理方式也会有差异。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单位要处理一批报废的设备,需要查阅当年的采购合同和技术参数,我们是先去总务部门,他们把纸质合同找出来,然后又去技术部门,查找设备的技术档案。事后想想,如果有一个集中的档案管理部门,流程可能会更顺畅一些。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单位在改革时,会考虑把这些分散的管理职能进行整合。
说到档案,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保密”。确实,很多重要文件、涉密文件,都属于档案的范畴。但不是所有档案都是涉密的。比如,日常的办公文件、会议纪要、活动记录等,也都是需要按规定进行归档管理的。所以,不能把档案等同于秘密。‘哪个部门有档案股’这个问题,也得看这个单位内部对档案的定义和分类是怎么做的。
我还在一个地方政府部门呆过,他们的档案管理就比较典型。有个综合性的“办公室”下设一个“档案科”。主要负责党政机关文件、行政文件、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等。但一些专项业务文件,比如城建规划类的,可能会有独立的档案室,由城建局自己管理。而一些项目类的档案,比如大型工程建设,又会由项目管理部门在项目结束后,统一整理并移交给档案部门。这种分工,虽然说不上是完美,但也算是各司其职,尽可能地保证了文件的完整和可查性。
我经常听到一些小单位,或者分支机构,会问‘哪个部门有档案股’。我通常会建议他们,看公司有没有专门的行政办公室或者综合管理部。如果没有,那么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档案管理职能就分散在各个部门,或者由一个负责行政事务的负责人来兼管。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内部大家协调好,明确文件的归档要求和流程,否则很容易出现文件丢失、查阅不便的情况。我见过太多因为文件管理不善,导致在审计、检查或者项目复盘时,出现问题的单位了。
随着国家对信息公开和档案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单位都在进行机构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整合信息资源,提升管理效率。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分散的档案管理模式,正在被越来越科学、集约化的模式所取代。我接触的一些新兴企业,它们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电子档案的管理,并且会采用专业的档案管理软件。这种情况下,可能就不会有一个叫做‘档案股’的传统部门,而是有一个‘信息管理部’或者‘IT部’的下属分支,专门负责档案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所以,当有人问‘哪个部门有档案股’的时候,与其去纠结那个‘股’字,不如去了解这个机构的整体文件管理架构。是集中管理还是分散管理?是以纸质为主还是电子为主?有没有专门负责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部门?这些问题的答案,会直接影响到‘档案股’这个概念在实际操作中的对应部门。
我不得不说,很多单位在档案管理上,都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文件归档不及时,不规范,导致需要查阅的时候,根本找不到。还有就是,对电子档案的管理不够重视,安全措施不到位,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我曾经经历过一次,为了找一份几年前的合同,我们翻了好几个仓库,找了几天才找到,当时真的觉得,档案管理做得不好,对业务的阻碍有多大。
基于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我给出的建议是,无论机构大小,文件管理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单位规模不大,没有专门的档案部门,那么至少要明确一个责任人,并制定一套简单的归档和查阅流程。对于电子文件,一定要做好备份和安全防护。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引进一些成熟的档案管理软件,这能大大提高效率,也能降低出错的概率。总而言之,‘哪个部门有档案股’的答案,往往不是固定的,而是需要根据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去探索和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