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是中国工人阶级不断觉醒和发展的时期,工人运动也由此兴起并不断高涨。工人运动的高潮起始于1921年,这一年爆发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著名的“二七大罢工”,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工人运动的兴起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逐渐形成。工人阶级在工厂中遭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生活极端贫困和悲惨,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意识。
二、早期工人运动
20世纪初,工人运动在一些地区零星爆发。1905年,上海发生了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有组织的罢工,即“十六铺罢工”。此后,工人罢工、请愿、示威等斗争形式不断出现。
三、“六三事件”和工人运动的觉醒
1923年2月7日,英帝国主义的巡捕在上海南京路开枪射杀示威工人,造成数十人死亡和受伤,史称“二七惨案”。这一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特别是工人阶级的极大愤慨。
四、“二七大罢工”的爆发
“二七惨案”发生后,上海工人阶级于1923年2月14日举行大罢工,直接罢工人数超过50万,罢工波及全国200多个城市,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月,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五、工人运动高潮的意义
“二七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具有以下重大意义:
“二七大罢工”开启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为中国革命的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它激励了工人阶级继续斗争,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