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以下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简史:
1. 1988年:中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成立。最初,上海期货交易所只有一种商品期货合约——黄金期货。
2. 1990年:中国第二家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CZCE)成立。郑州商品交易所最初主要交易农产品期货,如棉花和小麦。
3. 1992年:中国第三家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DCE)成立。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始交易大豆、玉米、豆粕等农产品期货。
4. 1993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成立,开始交易股指期货。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是中国第四家期货交易所。
5. 2006年: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合约种类不断增加,包括石油、天然气、铜、铝等。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和参与者数量也在迅速增长。
6. 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推出了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这是中国首个开放给外国投资者的期货品种。
7. 201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了国内首个股票期权合约,标志着中国衍生品市场进一步发展。
8. 2018年: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推出了原油期货合约。这是中国首个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原油期货合约。
9. 2019年:我国期货市场不断创新,推出了更多品种,如铁矿石期货、玉米期货、纸浆期货等。期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和参与者多样化程度持续增加。
总体而言,我国期货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期货市场的品种和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者参与度不断提高,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推进,我国期货市场有望进一步壮大和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