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铜价格将出现类似1978-1990美元/吨的大幅上涨,这意味着铜在整体供应量的基础上增加550-1000万吨,这或许意味着通胀压力大、供需面超预期。在通胀持续高企、供需面超预期下,铜价将以缓慢的区间震荡为主,部分会伴随着全球避险需求的释放。不过,对于铜价而言,通胀压力虽已经部分消化,但并不能完全排除通胀压力下降的可能性。
主要原因是欧洲的经济前景还没有见顶,因此持续看好欧洲的经济前景,而美国等外部力量的压力导致铜价承压。对于铜市而言,从历史上来看,能源危机周期已被证实,因此铜价将在2020年达到新高,因为全球能源危机造成的铜需求增长将加剧铜供应短缺,而且成本难以降低,因此在刺激需求和库存重建方面,铜价将处于长期的震荡中。
进入2023年,美联储加息幅度预期已经提前完成,美元汇率贬值将对大宗商品价格构成压力。然而,美国持续加息的预期会增加通胀的压力,使得铜价难以突破趋势性上涨。
10月2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6万,创历史新高,失业率由4.9%降至5.1%,均高于上个月的5%,失业率也从5%降至4.1%,均远远高于9月的5.4%。这也使得美元指数自9月以来下跌了近4%,成为了大宗商品最疲软的一个月。
自10月底以来,美联储年内加息的预期已经大幅提前,加息后短期利率将会进一步走高。此外,美联储预计将会在10月的政策会议上对未来的加息时间表进行调整,此外,美联储将会继续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0.25%至0.5%的水平,并会在11月3日的议息会议上给出进一步的指引,这使得美元指数进入窄幅振荡格局。
铝价主要受美元的影响。从美元指数的表现来看,8月美元指数累计下跌0.71%,但是从历史上来看,美元指数与铝价的相关系数并不高,其相关系数只有-0.15。从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来看,美元指数与铝价相关系数并不高,这也为铝价形成了明显的跷跷跷板效应。
在9月29日公布的9月CPI数据之后,美元指数自95下方一路下行,最低下探至93.54,随后下探至95.66,最终以98.98的年内低点收盘。本周一开始,美元指数由反弹转为调整,而有色金属则开始上行,美元指数则在9月27日升至97.54,年内涨幅为9.8%。
有色金属的避险需求强劲,以及供应缺口不断扩大,使得有色金属价格获得一定支撑。而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前的讲话并没有提及降息,这也给有色金属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利空影响。
从市场整体的角度来看,美国经济数据较差,美元指数振荡下跌,国内商品市场的价格跟涨不跟跌,国内有色金属价格疲软成为了有色金属价格的主流。
美国国债期货价格则持续上涨。从历史数据来看,该比率也只有0.35%,这个水平与美元指数同向运行。
展望四季度,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美国经济数据。尽管近期美联储公布9月FOMC会议纪要,但是本次会议与市场较为一致,并没有因为美联储暗示9月是否会降息而改变了之前的表态。虽然目前数据仍然不错,但是考虑到美联储在下次议息会议上虽然对加息的立场仍然存在分歧,市场也存在分歧,不排除四季度有色金属价格会出现小幅上涨的可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