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期货国外行情分析最新美国大豆期货方面,天气方面,美国大豆产区中西部气温普遍高于正常值,有利于大豆的出芽和发育,不过南部地区降雨减少了大豆的出芽和出苗速度,不过,当地机构的气象专家认为,厄尔尼诺可能造成当地中大范围的干旱。在巴西南部地区,大豆优良率在60%左右,中等,在乌拉圭的比例为22%。在东北地区,大豆优良率在59%左右,中等。总体而言,我国大豆进口成本在500~700元/吨之间。
近日,国内豆粕现货市场报价继续下滑,截止9月29日,国内沿海一级豆油报价9730~9600元/吨,较昨日下跌180~240元/吨;美豆11月合约价格报960~9130元/吨,较昨日下跌100~200元/吨。在美豆产区天气有所改善,受前期天气影响,下方空间有限,短期内豆粕价格将以弱势为主,而豆油价格上涨空间将受到进口成本的制约。另外,9月合约对豆油市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豆粕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
受此影响,国内豆粕现货价格自9月下旬以来持续下滑,截至9月29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较9月上旬下跌了300元/吨左右,而期货市场上豆粕1809合约亦有600元/吨左右的跌幅。相比于8月下旬以来的下行趋势,10月以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也呈现了持续下行的趋势,豆粕现货价格亦呈较大幅度下滑。
近期,国内大豆进口到港成本居高不下,9月以来进口大豆压榨亏损已经接近500元/吨。截至9月29日,国内大豆压榨利润为-299元/吨,创下自2004年以来的单月最低点,较8月上旬下跌94.3%。美豆进口成本居高不下,也为国内油厂及贸易商提供了较好的套保机会。
7月17日,沿海港口一级豆油市场报价5100~5170元/吨,较上周同期下跌100~150元/吨。
虽然近日国内大豆到港成本仍较高,但在8月国内大豆到港成本抬升的情况下,油厂开工率较为稳定,叠加9月下旬之前大豆库存偏低的情况下,豆油现货价格仍将有望得到支撑。
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好转,进口大豆到港成本趋升
据海关统计,9月我国进口大豆预报到港363万吨,较8月增加26.6%。其中,9月到港预估在610万吨,9月到港预估在620万吨。11月预估在650万吨左右,12月预估在650万吨左右,目前,我国进口大豆到港成本趋升,后期大豆到港成本仍将进一步抬升。
目前,国内油厂的开机负荷处于历史高位,豆油库存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截至9月29日当周,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油库存为49.21万吨,较8月上旬增加24.96万吨,增幅为3.97%,较去年同期的53.06万吨增幅为44.98%。本周国内大豆压榨量为143.29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5.06万吨,增幅为5.92%。截至9月29日当周,国内豆油库存为57.94万吨,较8月上旬增加5.59万吨,增幅为5.62%,较去年同期的57.65万吨增幅为14.59%。本周油厂开机率继续保持在高位,但因豆油商业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后期大豆到港量将逐渐增加,11月国内大豆到港量或将增加,11月油厂开机率有望恢复到85%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