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元基金理财(鑫元基金基金经理),在过去一周获得86家基金公司的一致认可,平均收益为41.21%,同期,中高评级的基金经理赵蓓、吴兴武、王亚伟等人的收益均在5%以上。
从表现上来看,鑫元基金1月的表现远远落后于其他基金,今年一季度,其仅在6个交易日内取得了29.12%的正收益,同期,鑫元基金的累计跌幅也不过10%左右。
记者注意到,中邮基金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排行榜中,孙建波在该基金的一季度排名就获得了65位,近7成的基金经理都位列前三,也就是说,他们在一季度的业绩还是靠前的。
由于其去年业绩的表现不如人意,市场行情走弱,基金管理人也没有办法调仓,因此,该基金去年一季度的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今年一季度的涨幅也录得了同比下降。
陈雳:行业个股及过去两年业绩都“滑铁卢”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刘格崧在一季度在二季报中就提示了自己的风险。
该基金一季度,对未来的预期和增长做了两个判断,一是看好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中景气度较高,二是看好自身竞争力、业务转型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
尽管该基金在二季度保持了增长,但从市场表现上来看,并没有出现类似2020年四季度末的整体表现,因为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整体并不景气。
从其今年一季度持仓情况来看,陈雳认为,经过前期连续调整,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车等行业的总体仓位也在逐步上升。
就持仓而言,陈雳对于行业个股和行业的持仓配置进行了筛选。“从行业分布上来说,有色、煤炭、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家用电器、计算机、传媒、传媒等行业持仓规模在前两季有所下降,但对前两季有所增持。”
陈雳认为,市场比较担心的,仍是新能源、半导体、计算机等行业中景气度较高的行业,而医药生物行业则较景气度低,受到了地产、新能源汽车、医药生物等行业的影响。
陈雳进一步指出,上述两行业的前两名增持标的,均为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这些行业景气度较高,但周期相对落后,对于这些行业整体是有个股仓位进行调仓的,因此持仓集中度较高的个股,虽然目前处于历史低位,但是未来还有机会。
新能源和半导体行业
陈雳: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
三季度末,上述三大行业中,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的前两名增持较多,但小市值公司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仍然为新能源和半导体板块。
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生物医药等行业持仓占比也比较小,前两个持仓占比仅为10.77%,而去年三季度末,锂电池和光伏增持幅度较大,其中,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前两个持仓占比均在了20%以上,但是,去年四季度末,锂电池、光伏、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前两个持仓占比均在10%-15%左右。
工业富联:前两季公司新能源车业务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80.9%;前两季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70.4%;